期刊简介

  《中医药研》(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是2003年1月创刊的,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同主办,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陈可冀院士任总编,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及神经科专业委员会知名专家任编委的医学期刊,编委人数41,其中博导18人,硕导14人,心血管有22人,神经科有11人,是国内唯一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疾病学术刊物。

  《中医药研究》栏目设置:述评、论著、临床观察、研究、综述与进展、专题报告、理论探讨、经验交流、病例讨论。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出版部门: 《中医药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646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125/R

邮发代号: 22-7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医药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中医药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国际刊号:1007-6468
  • 国内刊号:14-1125/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中医药研究杂志2001年第5期文章
  • 辨证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82例临床观察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是临床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也是难治之症,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笔者以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82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宜放;高继宁;米彩云;韩履祺;冯继伟;赵淑珍;董小英;钱雅玉 刊期: 2001- 05

  • 天麻钩藤饮的临床及药理研究进展

    天麻钩藤饮一方出自近代.胡光慈,由天麻、钩藤等药组成,具有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之功效,为治疗高血压病属肝阳偏亢、肝风上扰之方,后人对其临床及药理方面进行了诸多的开拓与研究,增加了其应用价值,现将近几年的研究进展简述之.......

    作者:唐爱卿;刘炳周 刊期: 2001- 05

  • 中医药抗肿瘤转移治疗的策略

    结合肿瘤转移的现代研究,探讨中医药抗肿瘤转移的治疗思路与方法.认为中医药抗肿瘤转移的治疗应着眼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及微循环障碍,控制血栓形成,减轻组织水肿,增强药物直接抑杀癌细胞的作用,同时将肿瘤转移的病机归结为虚、瘀、毒、痰、湿等方面,提出了中医药抗肿瘤转移治疗的主要方法为扶正培本法、活血化瘀法、清热解毒法、化湿利水法、软坚散结法、以毒攻毒法等,并对当前抗肿瘤转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王志学;徐功立;焦中华 刊期: 2001- 05

  • 微管与肿瘤关系研究进展

    微管是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这一,几乎存在于所有真核生物细胞之中.微管参与细胞的许多生理功能,而微管系统的动态平衡是细胞许多生理功能所必需.微管网的重组为细胞生命周期和细胞分裂功能所必需;细胞周期与肿瘤的发生及肿瘤的治疗是密切相关的,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取决于细胞增殖与凋亡的相互作用结果;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从而达到抗肿瘤的目的.......

    作者:顾洪丰 刊期: 2001- 05

  • 中药复方的研究方法及进展

    中药复方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在历代医家广泛实践基础上总结得出的疗效确切的处方.因此,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复方的配伍机理、有效成分和药理药效等作用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对于探索中药配伍的规律,发掘和提高中医药理论、提高临床疗效及改变中药剂型等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周洪雷;张义虎;唐爱卿;赵童溪 刊期: 2001- 05

  • 中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动物实验研究概况

    综述了近几年来运用中医中药及针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动物实验研究状况,认为动物实验模型的建立,应有统一的确认标准,并且应努力造就与中医证候相适应的实验模型,规范并完善实验效应指标,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及处方用药提供高水平的实验依据.......

    作者:黄晨昕;夏于芳 刊期: 2001- 05

  • 银杏制剂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gobilobaL)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活化石,为我国特有树种,资源约占世界的70%,银杏入药在我国约有600余年的历史.由于银杏化学成分的独特生物活性,80年代倍受医学界关注.90年代对银杏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研究以及新制剂的研究开展更为活跃.本文就其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赵志茹;谢乾松;吴晓凤 刊期: 2001- 05

  • 芙黄膏的制备及其疗效观察

    芙黄膏是根据中西药理论,结合本院多年临床实践配制而成的外用软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功效.临床用于治疗流火丹毒、痈疽发背等外科阳症已有多年,疗效肯定.本文建立了其质量控制标准,并对其在儿科腮腺炎、颌下腺炎、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初步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石美琴;许彦;沈鸣 刊期: 2001- 05

  • 火试法鉴别中药举隅

    火试鉴别中药是通过观察中药燃烧的速度、颜色、气味、烟雾大小及其颜色,燃烬物变化等来判断中药品质优劣与真伪的方法,今介绍15组中药的火试法.......

    作者:冯俊霞 刊期: 2001- 05

  • 脑疏通I号片的制备

    脑疏通1号片具有改善微循环,解除血管痉挛,扩张血管,加速纤维蛋白溶解,改善血液粘度,利尿降压作用,主要用于脑血管疾病的急性期.......

    作者:杨娟;杨冬梅 刊期: 2001-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