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研》(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是2003年1月创刊的,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同主办,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陈可冀院士任总编,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及神经科专业委员会知名专家任编委的医学期刊,编委人数41,其中博导18人,硕导14人,心血管有22人,神经科有11人,是国内唯一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疾病学术刊物。

  《中医药研究》栏目设置:述评、论著、临床观察、研究、综述与进展、专题报告、理论探讨、经验交流、病例讨论。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出版部门: 《中医药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646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125/R

邮发代号: 22-7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医药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中医药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国际刊号:1007-6468
  • 国内刊号:14-1125/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中医药研究杂志2002年第2期文章
  • 甘草泻心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64例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常见的口腔粘膜疾病之一,但尚无根治的药物和治疗方法.近年来我们采用甘草泻心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6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梅林;田智强 刊期: 2002- 02

  • 面神经麻痹的天灸疗法

    天灸又名自灸,是利用对皮肤有刺激性作用且引起发泡药物或配合治疗某种疾病的其他药物,敷贴于穴位或患病部位,引起局部皮肤充血潮红,甚至发泡,形如灸疮,故在近代治疗方法上又称之为发泡疗法.......

    作者:王文英;王成银 刊期: 2002- 02

  • 自拟消疣散治疗扁平疣125例

    自1999年12月~2001年8月,笔者采用自拟消疣散水煎服治疗扁平疣,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臻福 刊期: 2002- 02

  • 马钱子治愈脑胶质瘤术后复发1例

    家父王善玉,男,61岁,于1998年4月初突发癫痫样抽搐、昏迷,持续约2min后苏醒,以后频繁发作,经本市市立医院CT检查示:大脑顶叶左镰旁硬膜下有一圆形高密度灶,面积约46.1mm×44mm的占位性病变.......

    作者:王贵池 刊期: 2002- 02

  • 总攻疗法治疗胆道结石42例临床观察

    自1997年以来,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总攻疗法治疗胆道系统结石,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付建平 刊期: 2002- 02

  • 从脾论治急性眼外肌麻痹

    急性眼外肌麻痹系由一条或数条眼外肌完全或不完全麻痹所引起的眼位偏斜,为临床常见的眼病,多一眼发病,起病突然,伴有复视、头晕、恶心呕吐及步太不稳等症状.......

    作者:刘鑫 刊期: 2002- 02

  • 针药并用治疗面瘫50例疗效观察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及早治疗是治愈的关键,但延误病程者亦不少,所以综合治疗尤其显得重要,现简介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确诊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50例,年龄8岁~81岁,病程均在半年以内.......

    作者:关建祥 刊期: 2002- 02

  • 老年性小便异常的针灸治疗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有许多老年人会有不同程度的小便的异常改变.对女性来说,以小便失禁为多见,表现为临厕紧迫,不能自控,经常是未及临厕,小便已出,或夜尿增多,甚者夜间可遗尿4~5次之多,有时白天亦不能自控,强行自控后,再次临厕,则不能自解;而男性则多表现为小便淋漓不断,或排尿不净,夜尿多为其特点之一.......

    作者:谢牡丹;孟威 刊期: 2002- 02

  • 小儿厌食灵治疗小儿厌食症150例疗效分析

    笔者从1995年起共治疗小儿厌食症患儿15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病例全部为门诊病人,共150例,均有长期食欲不振史,近1月内无明显疾病及服药史,其中男62例,女88例;年龄1岁~12岁,平均6.2岁;病程6月~5年,平均1.5年;伴偏食者93例,低体重者108例,喂养不当者39例.......

    作者:曹树宏;李金平 刊期: 2002- 02

  • 浅谈大黄的配伍剂量与煎法

    大黄味则大苦,气则大寒,苦寒泻降,气味俱厚,攻补结合,能泻下破结,荡涤肠胃实热积滞,泻血分实热,下瘀血,破症积,行水气,在临床运用相当广泛.但在临床上应注意配伍与剂量煎法,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大黄的作用,现浅谈体会如下.......

    作者:郭媛媛 刊期: 2002- 02